
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(C. auris) 是一种近年来快速崛起的致病性酵母菌,因其耐药性强、传播速度快而备受关注。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包括长期居住在养老院的患者,以及体内留置导管者,例如呼吸管、饲管或中心静脉导管等。
该菌已在五大洲引发持续性疫情,包括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委内瑞拉、哥伦比亚、西班牙、以色列、南非和美国。
致病性
如果耳念珠菌侵入血液并扩散至全身,可能引发多种严重感染,包括侵袭性念珠菌病(由念珠菌属引起的全身性感染)、血流感染(念珠菌血症)、伤口感染以及耳部感染。
为何成为微生物威胁?
耳念珠菌感染已在全球超过 30 个国家被报告。然而,由于该病原体常被误鉴定为其他酵母菌或细菌,实际感染率可能被严重低估。这种误诊不仅增加了检测难度,也使得控制传播更加困难。
耳念珠菌通常表现出多重耐药性,对多种常用治疗酵母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均具耐药性。由于抗真菌药物种类本就有限,这种耐药性会显著限制治疗选择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菌株甚至对所有现有抗真菌药物类别均具耐药性,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。
生存与传播
耳念珠菌偏好定植在皮肤上,尤其是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。同时,它能够在环境中长期残留,常见于患者房间及走廊、椅子、床铺、窗台,以及心电图导联、血压袖带、输液泵、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表面。其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接触传播,通过被污染的环境表面或设备扩散;以及人际传播,无症状定植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。值得注意的是,耳念珠菌具有极强的持久性,在潮湿或干燥的表面上可存活至少十四天。
你知道吗?耳念珠菌于 2009 年首次从日本一名患者的耳道中分离发现。
传播途径
耳念珠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,即经由被污染的环境表面或医疗设备扩散;也可能通过人际传播,无症状定植者同样可能成为传染源。
你知道吗?耳念珠菌病原体具有极强的持久性,在潮湿或干燥的表面上可存活至少 14 天。
防御措施
应对耳念珠菌的关键策略是使用具备杀酵母菌活性的消毒剂。最佳实践是选择符合高水平消毒标准的产品,这类消毒剂不仅需要具备广谱杀菌能力,能够有效杀灭细菌芽孢、真菌孢子、常见细菌、分枝杆菌、酵母菌和病毒,还应能阻断病原体通过医疗设备或环境的交叉传播,从而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。
你知道吗?高水平消毒能有效阻断病原体在患者间的传播链。